綴化與石化



今天要聊的是綴化跟石化,綴化是植物受到外界刺激造成的一種變異,綴化的多肉時常會表現出產生多個連成一直線的生長點,有時候莖部也會從一根變成片狀的扇形,有時候綴化的植株種一種也會返祖變成多頭群生。跟錦斑多肉一樣,由於綴化的多肉比較少見,因此市面上的價格也會比較高一點,如果說是綴化又有錦斑的話那就更是稀少了。石化在之前的文章也有提到過,石化是一種多肉的變異狀態,指的就是葉子變得比較厚跟硬有一些像石頭的紋路跟凸起,另外生長速度也會比一般狀態下還要緩慢。跟錦斑多肉一樣,獲得綴化跟石化的多肉植物的方式可以從市面上直接購買,或是自己種一種就突然幸運遇到植株變異,但目前不確定怎樣的外界刺激因素會造成多肉的這些變異,要自己遇到只能說是可遇不可求。

首圖是虎鯨,紅紅尖銳的葉子緊密的排列像是很多小牙齒,讓虎鯨看起來像是一頭可愛的小怪物。我一直對於有紅色尖端的多肉情有獨鍾,因此收了不少東雲系列的多肉,查了資料才發現原來虎鯨是黃金瑪麗亞(Echeveria agavoides 'Maria')的綴化版本,而黃金瑪麗亞也是東雲系的多肉。


於先前特葉家族文章介紹過的赫斯特(Echeveria 'Herstal'),原本購入的時候是單頭的狀態,從照片裡可以看到它現在變成了多個單頭與綴化頭一起群生的狀態。


上圖購入名是愛麗紫,是跟進口韓國多肉的賣家購入,學名未知,冬天葉片會呈現粉紅色,葉片很迷你緊密地排列在一起,顯色且葉片較包的時候真的非常可愛,但來我家之後有點吃太好又遇到夏天就變大餅臉。這棵原本購入的時候是多頭但是沒有綴化,但不知道為什麼養一養其中一頭的中心點就開始綴呈現照片這個狀態。


愛麗紫沒有發生綴化的另外一頭。


帕皮玫瑰是大捲的一員,在我家有渡夏過,算是容易養的品種,冬季顯色時葉色呈現紫紅色及螢光紅葉緣,捲葉的型態是大波浪。當初購入時也是一個單頭後來慢慢地從一開始分裂為多頭變成部分綴化部分單頭的群生。從上圖也可以看到這棵的莖部有因為綴化呈現扇形。在社群與其他肉友討論過,許多有種帕皮玫瑰的肉友都認同它真的是一個非常容易綴化的品種,以下可以看一下我家帕皮玫瑰綴化的歷程。


2019年3月的時候從單頭變成多頭的型態。


2019年6月可以看到靠近生長點的地方已經變成比較扁似乎有要變成一條線的感覺。


2019年9月的時候生長點變得小小的,一條線的型態變得比較不明顯,疑似不綴了?


2019年12月有幾朵開始瘋狂的綴化,生長點變得很複雜。


最近的型態變成這樣,沒有特別明顯連成一條線的生長點,比較像是很多方向失控的小葉子堆疊在一起。


一半是綴化的小葉子們,群生的另外一半有正常的三頭。


接下來綴化的這棵是卷絹屬(Sempervivum)的Pink Grapefruit,冬天的時候葉色會呈現酒紅色很漂亮。翻了很久找到剛買不久時的美照,因為是用手機拍照加上在植物燈下光源偏紫我有儘量把顏色拉回來一點,畫質稍微差一點,是一個正常的大單頭型態。


後來養一養長了一堆側芽原本的母頭也縮得很小,目前分裂成了六頭,其中三頭的生長點默默的開始綴化。比較大的這頭目前只有在靠近生長點的部分有比較明顯的綴化。


綴化的另外兩個小頭,右邊那顆綴化的一直線沒有很規則,直線之間又有一個比較內縮的地方,整體還是維持球狀。


左邊這棵轉化的就比較張狂,植株的整體的型態已經變成一個拉長的橢圓形了。


接下來進入石化的章節,之前介紹過的沙漠之星(Echeveria shaviana 'Truffles'),應該是祇園之舞的石化版本,


麗娜蓮(Echeveria lilacina)的石化版本,加上原本就偏紫灰的葉色真的有幾分像石頭。我覺得麗娜蓮本身抗病性有點弱,所以麗娜蓮系列的多肉都不算很容易養,不管是麗娜蓮本人、麗娜蓮之舞或是麗娜蓮石化在我家都解散過,夏天要特別多巡視幾次注意是否有染菌黑莖的狀況。


奶油糖霜(Echeveria 'Chantilly')是屬於大捲肉的一種,葉子是淺綠色帶有奶油色的絲斑,整體葉子偏硬有很立體的細捲石化邊,市面上也有少數稱之為埃及豔后,但我覺得奶油糖霜還是比較符合它整體的外觀跟氣質。根據查到的資料有的人說奶油糖霜是高砂之翁的石化版本,也有另一說奶油糖霜只是近似於石化的狀態但並不是真正的石化。奶油糖霜的生長速度跟其他大捲肉相比偏慢但不難養,這棵算是我很早期入手的大捲肉元老之一,已經在我家渡過夏天,市面上價格也算是很親民,如果要入門大捲肉的話我覺得奶油糖霜是一個漂亮又不貴的選擇(不過現在大捲價錢跌到崩潰有很多過去的夢幻逸品也是沒多少錢就能收編了)。


高砂之翁(Echeveria cv.Takasagono-okina)本人,非常入門款的大捲肉,又名紅孔雀。顏色不嬌豔屬於小清新的類型,葉緣呈現粉紅色,冬天有機會整株都有淡粉紅甚至於出血斑。高砂之翁非常好養如果養得不好可能是不夠隨便,體質強健,春夏秋冬都沒什麼問題,在我家有長到七寸盆滿的大小。從高砂之翁的學名看起來應該是日本人所培育出來的品種,可能是因為多肉植物在日本風行的時間比台灣早很多,因此市面上有許多日本培育出的品種,而多肉的名稱有時候也是直接從日本的漢字名稱沿用過來。

除了依照學名或是日本名稱來命名多肉之外,有些多肉的賣家也會絞盡腦汁想出一些可能會吸引買家的夢幻名稱來為多肉命名,有時候我真的會因為名字很美一時意亂情迷就給他買下去,種一種發現它本人其實也不像名字那麼美。大家在網路買肉的時候可以仔細看一下有沒有很多張照片可以觀察外觀特色,也可以透過facebook的搜尋欄來搜尋是否有想買的這款肉的其他照片,多看幾張不同的照片可以讓自己對於這棵肉的外觀有更好的認識及參考,就比較不會發生買回去之後種一種發現跟原本自己美好的想像有差距或是在賣家那邊很美,在自家環境卻大走鐘的狀況。其實多肉的型態受環境的影響真的很大,就連我自己一直是種在同一個環境裡,有很多棵肉在上上個冬天跟上個冬天也有很不一樣的型態差異,就算買了錦斑、綴化、石化的品種也有可能運氣不好種一種返祖還原,以前會覺得走鐘真的有點討厭,但開始有用相片紀錄之後就開始覺得觀察不同時間點多肉的變化也是一種樂趣。

留言

熱門文章